iPhone8已無競爭力,唯獨面部識別一把刀,走不了多遠了
iPhone8就要來了,各位朋友們期待嗎?在iPhone8身上有望集成現在市面上各種已知的尖端科技,其中就包括無線充電、面部識別、全面屏、增強現實等各種功能。說實話,手機行業(yè)發(fā)展那么久以來,各大廠商都在新技術研究上不斷博弈。此前網上有文稱全球唯獨中國不再熱捧蘋果,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。蘋果如今的狀況看來走不了多遠了。 論硬件技術百家爭鳴 蘋果并不是技術最強的那一家,蘋果的蘋果iOS系統(tǒng)很好用,這我們承認,但是它絕對不是最好的。谷歌的Android經過不斷迭代變化,在運用上也已經很順暢,這兩大手機操作系統(tǒng)相似的地方越來越多這也是毋庸置疑的。說起蘋果運用全面屏會是最強的嗎?并不,它的工藝來自富士康,它的規(guī)劃理念在大眾眼里看起來還不如小米MIX驚艷;蘋果的無線充電也不再是什么大奧秘,三星等一批廠商早已經試水了,就是情況不太好而已。 這并不是說明iPhone的技術沒有市場,只是說蘋果現在所做的都是前人已經在做的事情,它不是第一家,而是后來居上。我們看到中國手機廠商在飛速長大,各種技術已經展現出百家爭鳴的趨勢了。 iPhone8僅剩面部識別 就在今天,網上曝光了在富士康內部測驗iPhone8后置指紋的視頻,看得出來蘋果最后還是在技術上做了妥協(xié),選擇了一種最沒有新意的解鎖方式。全面屏我們有了,無線充電也并不遙遠,曾以為運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技術的iPhone8現在有可能胎死腹中,唯獨只剩下這個百萬分之一秒精準識別的Face ID功能。 從現在最新的情況看來,蘋果就只剩這項技術是最為領先的。高通已經在3D景深感應上有了重大突破,有望在下代處理器中實現更為出色的生物視覺技術。iPhone的A11處理器的地位也不在是不可動搖,高通驍龍845很快誕生,而且麒麟970也是其一個強勁的對手。蘋果還能拿得出多少新的技術來對抗其他廠商呢? 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,Apple Pay失利,嚴重缺少本土化規(guī)劃,而且還與微信這些國產巨頭發(fā)生利益糾紛,這些舉措讓國人對蘋果越發(fā)失望。一方面看到蘋果依舊高價出售,另一方面卻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產品,而且做的事情讓人難以理解。想靠其獨家優(yōu)勢去欺壓別人,于是便有了各種糾紛告狀。iPhone8今年在華銷量每況愈下,形式讓人擔憂。可見,iPhone8在競爭上已經輸了,朋友們你們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