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U散熱神器:一體式水冷散熱器
? 現(xiàn)在,手機/電腦? 這樣的電子設備已經(jīng)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,電腦作為我們的必備,不管是在工作,趕稿,看電影,玩游戲,聊天。。。作為今時今日每家每戶必備的“家電”般的存在,以下場景,你應該遇到過吧? ?
魯大媽無時無刻在提示,你的硬件溫度過高,請檢查散熱。
?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知道,電腦的主要發(fā)熱部件有很多,但CPU和顯卡絕對是大戶。而通常,顯卡原配就會由各個產(chǎn)商自行提供的散熱方案,但是原裝散熱大家懂的,而在最近發(fā)布的SKYLAKE系列,最新的intel 英特爾 1151系列更加不搭配散熱由大家自行發(fā)揮的前提下,CPU散熱就由我們自行考慮了。 ? 在散熱方法上,我們通常歸類為兩類,風冷和水冷,兩者的工作理論都是一致的,利用導熱介質(zhì)導熱,為散熱體和發(fā)熱體產(chǎn)生溫差從而導熱。常見的就是原裝散熱器(銅芯)和常見的一體式鋁(銅)擠壓的,金屬導熱,利用溫差的散熱器。而水沸騰形成水蒸氣,也就是常說的液體變氣體,吸收大量的熱,現(xiàn)在更多的是帶熱管的散熱器,導熱性能更快,簡單工作原理就是兩端溫差在真空狀態(tài)下的液氣變化導熱更容易。 ?常見的熱管散熱器工作原理,
? 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水冷,而且是一體式,不需要額外的水箱和各種復雜彎管走線,只要有合適能裝240mm的(2X12CM風扇),基本都能裝。而為什么選擇水冷,我覺得是幾個點吧。 ? 先普及一下比熱容:單位質(zhì)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(nèi)能。簡單分析,比熱容越大,升溫需要的熱量更多。 ? 而以下四種物質(zhì)的比熱容如下 ? 銅的比熱容是0.39×10^3J/(kg?℃) 鐵的比熱容是0.46×10^3J/(kg?℃) 鋁的比熱容是0.88×10^3 J/(kg?℃) 水的比熱容是4.20×10^3 J/(kg?℃) ? 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讓誰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熱量是最多的,而等質(zhì)量的銅(但是銅密度大,一般一樣大小體積的銅超重),升溫最快 ? 從前三個常見的物質(zhì)看來,以及我們的常見散熱器廠家使用的材料看來,鋁,銅都是常用到散熱器的鰭片或者底座材質(zhì)。一般能夠如此理解,銅的導熱能力會比鋁強,但是散熱時候,并不單單是吸熱快,散熱就快,反倒是鋁在散熱上會較快,所以市面很多風冷散熱器都是采用銅鋁結合的散熱方式,而純銅散熱器并不是不行,但是需要更強勁的風扇造成更大的風量和溫差。 ?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近幾年出現(xiàn)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工作原理。 ? 這樣的一體式水冷大部分都應用在CPU,當然,也有部分廠商定制的一體式水冷顯卡和某農(nóng)企的fiji這樣的期間卡使用一體式水冷,效果也非常的明顯。 ? 好了不多說回歸我們的工作原理,通過CPU發(fā)熱,導熱硅脂傳導到銅底,銅底背面是各種細微的水道增加水和銅的接觸面積,通過銅導熱快,水升溫慢的情況,利用內(nèi)置水泵讓水流轉(zhuǎn),這樣就能有保持被冷卻的水通過帶有熱量的冷頭,從而形成溫水,通過導管或者橡膠管,到達鋁或者銅質(zhì)地的散熱排,微水道能夠讓熱量充分散到水冷排,而通過風扇的風量為冷排制造溫差,從而達到散熱的目的,至此,水冷液冷卻回到冷頭。 ? 通過上述的工作流程和原理,我們能夠發(fā)現(xiàn)幾個一體式水冷提高性能的簡單粗暴方法:制造溫差,提高導熱能力。 ? 1,提高CPU和冷頭之間導熱的能力(就是用導熱能力更好的硅脂) 2,用更好的冷頭材質(zhì)(提高導熱能力) 3,用更快流速的水泵(提高冷夜和冷頭,冷夜和冷排,之間的交換速度) 4,用更長的水冷排(水冷液流經(jīng)的冷排越長,冷卻出來的水冷液溫度肯定更低) 5,用更好材質(zhì)的冷排(把鋁排改成銅排,銅的吸熱能力更快,但是需要更大風量的風扇散熱) 6,用更粗的水管,或者利用冷頭增加水的容量(水越多,溫度上升所需的熱量就越多) 7,用更大風量的風扇(風量越大,冷卻水的速度越快,最終流回cpu部分的水溫度更低,溫差越大,冷夜能夠吸取更多的熱量) 8,增加風扇的數(shù)量吹透冷排(一個240冷排最多可以安裝四個風扇) ? 綜合以上幾點,就可以為發(fā)熱的電腦配置合適的水冷散熱產(chǎn)品了。至于終極方法,只要你的泵夠揚程,你可以試試多個冷排增加冷卻面積。 ?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