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能暴漲!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處理器全面測驗
急了,英特爾終于急了,面對競爭對手咄咄逼人的攻勢,不斷上升的市場份額,在今年初發(fā)布了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之后,10月5日又推出了第八代酷睿處理器,第一次在一年內(nèi)就發(fā)布了兩代處理器?!芭绷?,英特爾也終于“怒”了,雖然以前英特爾由于新老產(chǎn)品的提升幅度過小而被戲稱為“牙膏廠”,但面對激烈的競爭環(huán)境,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規(guī)格配置、技術終于得到大幅升級,那么在最終表現(xiàn)上,新一代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是否能同老一代產(chǎn)品真正拉開差距呢? 在2017年初,英特爾發(fā)布了第七代Kaby Lake酷睿處理器,新處理器以高頻率、高效能的特點,成為英特爾原計劃的2017年主推產(chǎn)品。不過,隨著競爭對手AMD銳龍?zhí)幚砥鞯耐瞥觯湓谛阅苌系膴^起直追,加上性價比更加誘人,以及大量使用對多核心優(yōu)化變得更好,多核心規(guī)劃的處理器慢慢成為玩家的主流選擇。在這種情況下,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,英特爾不得不在今年10月5日又發(fā)布了代號為“Coffee Lake”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,一年內(nèi)首次發(fā)布兩代處理器。同時由于Coffee Lake是應對激烈競爭的產(chǎn)物,因此在它的身上,英特爾為它賦予了多項新的“必殺技”。 工藝:14nm++領銜 英特在Skylake上首次運用了14nm工藝,然后在2017年發(fā)布的Kaby lake上運用了第二代14nm工藝,被稱作14nm+。相比14nm工藝,14nm+有諸多重大改變,比如單元尺寸微調(diào)、FinFET相關的鰭片高度、寬度微調(diào)等。這些調(diào)整帶來了14nm+相比14nm大約12%的驅(qū)動電流提升,這意味著頻率可以提升得更高。而在Coffee Lake處理器采用的14nm++工藝上,英特爾也做出了相似的改進。比如現(xiàn)在已知的是CPP(Contacted Poly Pitch)也就是接觸間距從之前的70nm放寬到84nm,同時帶來了相對14nm工藝23%~24%的驅(qū)動電流提升,這意味著頻率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。根據(jù)英特爾數(shù)據(jù),新的14nm++比上代產(chǎn)品性能提升26%,或者在同樣性能下功耗降低52%。 ▲新的14nm++比上代產(chǎn)品性能提升26%,或者在同樣性能下功耗降低52%。 現(xiàn)在英特爾還沒有給出更多的有關14nm++的信息,不過從橫向比對來看,14nm++的性能和功耗、密度表現(xiàn)都是非常令人滿意的,遠超出其競爭對手的工藝水平?,F(xiàn)在,很多業(yè)內(nèi)人士運用CPP和MMP(Minimum Metal Pitch最小金屬間距)相乘,其數(shù)據(jù)用于衡量工藝的密度情況。根據(jù)英特爾的數(shù)據(jù),第一代和第二代14nm工藝的CPP和MMP相乘的數(shù)據(jù)為70nm×52nm=3640(驅(qū)動電壓0.7v),要遠好于臺積電的90nm×64nm=5760(驅(qū)動電壓0.75v),也比三星和格羅方德的78nm×64nm=4992(驅(qū)動電壓0.8v)好太多了。 即使是第三代14nm++將CPP放寬到84nm,英特爾在CPP×MMP也可以控制在4500左右,遠超競爭對手不少,并且還獲得了更為出色的驅(qū)動電流、頻率、電壓等表現(xiàn)??偟膩砜矗F(xiàn)在英特爾14nm工藝使用在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上依舊令人滿意,其性能、功耗和密度表現(xiàn)都是業(yè)內(nèi)首屈一指的。 說句題外話,英特爾第一代和第二代工藝對密度的追求已經(jīng)基本觸及了14nm工藝的上限,甚至相比三星和臺積電的10nm工藝,英特爾的14nm工藝在密度上也不會顯示出巨大的鴻溝,三星10nm的CPP×MMP數(shù)據(jù)為64nm×48nm=3072,臺積電的CPP×MMP數(shù)據(jù)為64nm×42nm=2688,英特爾自己的10nm工藝為54nm×36nm=1994。 由此可見,英特爾14nm工藝甚至可以在數(shù)據(jù)密度上比拼三星10nm工藝。當然,半導體工藝是非常復雜的,單獨一個數(shù)據(jù)并不能全面衡量,三星和臺積電在其他方面也有其特色之處,否則不可能在市場上叱咤風云如此之久。 規(guī)格:六核心上線 說完了工藝進步,再來看看規(guī)格。從英特爾給出的相關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來看,新的八代酷睿處理器相比上代產(chǎn)品全面升級,比如Core i7升級至6核心12線程,Core i5也全面進化至6核心,Core i3再也不是雙核心、超線程產(chǎn)品,而是真正的四核心產(chǎn)品。這是英特爾推出酷睿系列產(chǎn)品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升級,意義重大。 處理器的規(guī)格有了重大提升,那么核心架構方面有什么改變嗎? 實際上,英特爾本代產(chǎn)品主要是通過規(guī)格提升來重新獲得競爭力,因此在架構上沒有太多變化,依舊維持了和上代Kaby lake基本相同的水平,比如環(huán)形總線、SmartCache等。其他諸如之前Skylake-X上出現(xiàn)的Mesh架構、全新的緩存體系以及Turbo Boost 3.0、內(nèi)置的電壓調(diào)節(jié)模塊、AVX-512等都沒有出現(xiàn)。不過,Skylake-X運用了全新的技術和架構的原因主要還是傳統(tǒng)的環(huán)狀總線無法滿足超多核心處理器的架構需要,比如Skylake-X消費級產(chǎn)品擁有最多18個核心。而面向桌面普通用戶的Coffee Lake產(chǎn)品核心數(shù)量最多也只有6個,因此傳統(tǒng)的環(huán)形總線還是能很好地發(fā)揮作用的。 雖然架構沒有大改,但是小改是免不了的。根據(jù)現(xiàn)在的測驗成績來看,Coffee Lake的緩存上應該做出了比較顯著的改進,其L1和L2緩存的帶寬有了顯著提升。L3緩存也由于核心數(shù)量的提升而增加。比如上代四核心Core i5-7600k的L1緩存配比為8-way的32KB數(shù)據(jù)和32KB指令,搭配4-way每核心256KB的L2和12-way總計6MB的L3。其中L1和L2是每個核心獨占的,L3為共享規(guī)劃。而新的Core i5-8400處理器的L1和L2與上代產(chǎn)品的配置方式完全相同,共享的L3緩存由于核心數(shù)量增加到了6個,因此從上代的6MB提升至9MB,但是每個核心均分的話還是只有1.5MB/核心。 除了處理器核心之外,Coffee Lake現(xiàn)在發(fā)售的桌面處理器的核芯顯卡型號名為UHD Graphices 630。相比上代產(chǎn)品,新的UHD Graphices加入了對HDMI 2.0/HDCP 2.2的支持。考慮到英特爾自Skylake的Gen 9代核芯顯卡架構后,就沒有推出全新架構,再加上核芯顯卡的重點依舊是功能性而不是性能,因此在本代Coffee Lake上,英特爾依舊選擇了GT2核心,也就是24個EU單元的方案,也都支持Direct X12,OpenGL 4.0等常見規(guī)格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上代產(chǎn)品開始,英特爾的核芯顯卡就開始提供對10bit HEVC、8/10bit VP9視頻格式的硬件編解碼功能,用戶可以直接運用核芯顯卡完成4K視頻解碼播放和視頻編碼輸出等功能,另外還加入了對無線高清、Rec.2020廣色域、HDR等新技術的支持。Coffee Lake上又進一步加強了輸出帶寬和數(shù)字保護等內(nèi)容,因此英特爾在這一代產(chǎn)品上特別強調(diào)Ultra HD,也就是在4K超高清內(nèi)容方面的優(yōu)化和支持,所以名稱改為英特爾UHD Graphices。當然如果要玩3D游戲大作的話,核芯顯卡依舊難以勝任,還是需要用戶搭配獨立顯卡。 在本次測驗中,我們將對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中的旗艦產(chǎn)品:Core i7-8700K進行測驗。從處理器外觀來看,Core i7-8700K相比Core i7-7700K在大小、封裝上基本一致。處理器背面的針腳觸點布置也完全相同,不過背面的陶瓷貼片電容排布方式兩者還是有所分別。 ▲與Core i7-7700K(圖左)相比,Core i7-8700K(圖右)的正面外觀與其一致,只是背面的電容排布方式有所不一樣。 主板:全新Z370芯片組 主板方面,現(xiàn)在市場上能夠支持Coffee Lake處理器的主板只有英特爾為其推出的Z370芯片組。英特爾表示新的處理器由于增加了核心,對主板供電電路有更高的要求,再加上內(nèi)存頻率支持進一步提升到DDR4 2666,需要對主板重新布線規(guī)劃,所以必須運用全新的300系列主板才能更好地支持第八代酷睿處理器。其他方面,Z370主板支持24個PCIe 3.0通道,與Z270相同,能夠提供對包括英特爾傲騰系列、Thunderbolt 3、USB 3.1 GEN1這類高速接口的支持(注:依舊需要通過集成第三方控制器,來提供對USB 3.1 GEN2的支持)。 ▲ Z370主板主要的改進是提供了對六核心處理器的支持,支持更高的DDR4 2666內(nèi)存等。 Core i7-8700K測驗搭檔: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 從200系主板開始,華碩特別推出了ROG STRIX猛禽系列。猛禽系列可以看作ROG產(chǎn)品的入門級成員,其產(chǎn)品價格與定位相似于華碩之前的GAMER、GAMING系列主板―即價格低于中高端ROG主板,但仍保留了ROG的諸多規(guī)劃,杰出游戲元素與性價比,就如這款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,它不僅可以輕松完成對Core i7-8700K的測驗,更是一款能為玩家提供更好游戲體驗的利器。 首先在對主板至關重要的處理器供電部分,ROG STRIX Z370-E GAMING采用了豪華的8+2相供電規(guī)劃,搭配全封閉電感、威世Vishay SO-8低內(nèi)阻MOSFET、5K軍規(guī)固態(tài)電容,能夠輕松勝任對Core i7-8700K 6核心12線程處理器的超頻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300系主板上,猛禽系列主板還采用了名為OptiMem的內(nèi)存優(yōu)化技術,即通過在主板PCB布線(蛇形線)的優(yōu)化規(guī)劃,讓內(nèi)存插槽與處理器之間的線路長度相同,從而獲得更佳的DDR4內(nèi)存超頻能力與穩(wěn)定性。事實是否如此呢?我們將在后面的測驗中予以驗證。 ▲主板采用了豪華的8+2相供電規(guī)劃,搭配全封閉電感、威世Vishay SO-8低內(nèi)阻MOSFET、5K軍規(guī)固態(tài)電容。 擴展能力上,這款主板也配備了兩個帶寬為4GB/s的M.2 SSD插槽,其中一個插槽還配備了大型合金散熱片,M.2 SSD可通過導熱硅膠與散熱片充分接觸,實現(xiàn)最高降溫15.5℃的散熱效果。同時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不僅在I/O背板配備了一個USB 3.1 GEN 2 TYPE-A、一個USB 3.1 GEN2 TYPE-C接口,還在主板上提供了一個USB 3.1 GEN 2前置面板接口,讓USB 3.1 GEN 2接口的運用更加方便。 ▲主板為其中一個M.2插槽提供了大型合金散熱片,可以對SSD實現(xiàn)大幅降溫。 ▲主板提供了前置USB 3.1 GEN2接口,運用更加方便。 游戲優(yōu)化方面,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同樣配備了在以往ROG主板上運用的SUPREMEFX電競信仰音效系統(tǒng)。其核心是一顆由瑞昱特供的S1220A Codec,該芯片提供了120dB信噪比的音頻輸出水準。同時SUPREMEFX電競信仰音效還配備了尼吉康音頻電容、最大可推動600Ω高阻抗設備的RC4580、OPA1688兩顆運放芯片,可以徹底釋放高端耳機的能量。 ▲采用雙運放芯片規(guī)劃的SUPREMEFX電競信仰音效系統(tǒng)。 針對網(wǎng)絡游戲已成為游戲“主旋律”的今天,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也做了多項加強規(guī)劃―它不僅板載了英特爾I219-V千兆有線網(wǎng)絡芯片,還配備了支持MU-MIMO(多用戶多入多出技術)、帶寬達867Mbps的2×2 802.11AC Wi-Fi+Bluetooth v4.2無線網(wǎng)絡模塊。更加重要的是,不論用戶是有線上網(wǎng)還是無線連接,主板提供的GameFirst Ⅳ網(wǎng)絡游戲加速軟件可以通過多網(wǎng)關聚合優(yōu)化技術、合理規(guī)劃游戲數(shù)據(jù)包的手段來提升網(wǎng)絡游戲的運用帶寬,降低游戲延遲。 ▲主板提供了帶寬達867Mbps的2×2 802.11AC Wi-Fi+Bluetooth v4.2無線網(wǎng)絡模塊。 最后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也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燈效技術,不過因為產(chǎn)品規(guī)劃與定位關系,主板RGB發(fā)光點僅規(guī)劃在主板I/O裝甲處(仍可以常亮、呼吸、閃爍、彩虹等多種模式顯示)。同時玩家仍可通過主板上的插座外接燈帶或其他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功能的機箱、顯卡、鍵鼠來打造更加壯觀的整機光效。 ▲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的AURA SYNC神光同步發(fā)光點在主板I/O裝甲處。 ROG玩家國度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 接口:LGA 1151 板型:ATX 內(nèi)存插槽:DDR4 ×4(最高64GB DDR4 4000) 顯卡插槽:PCIe 3.0 x16 ×1 PCIe 3.0 x8 ×1 PCIe 3.0 x4 ×1 擴展接口:PCIe 3.0 x1 ×4 32Gb/s M.2 SSD×2 SATA 6Gbps ×6 音頻芯片:ROG SupremeFX S1220A 8聲道音頻芯片 網(wǎng)絡芯片:英特爾I219V千兆網(wǎng)卡:802.11AC Wi-Fi+Bluetooth v4.2無線網(wǎng)絡模塊 背板接口:USB 2.0+USB 3.1 GEN1+USB 3.1 GEN2 Type-A/C+RJ45+模擬音頻7.1聲道接口+S/PDIF光纖輸出+HDMI+DP+DVI-D+Wi-Fi 我們?nèi)绾螠y驗 測驗平臺一覽 主板:ROG STRIX Z370-E GAMING ROG STRIX Z270F GAMING 處理器:Core i7-8700K、Core i7-7700K 內(nèi)存:海盜船DDR4 2666 8GB×2 硬盤:Toshiba饑餓鯊VX500 512GB SATA SSD+希捷3TB 顯卡:GeForce GTX 1080Ti 電源:長城巨龍1250W電源 本次測驗最大的目的就是了解規(guī)格大幅升級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在最終性能上是否也優(yōu)于上一代產(chǎn)品,因此首先我們將通過基準性能、使用性能、游戲性能、處理器溫度以及平臺功耗這幾大板塊來進行兩代旗艦產(chǎn)品,即Core i7-8700K與Core i7-7700K的對比測驗。同時,我們將對Core i7-8700K這款處理器進行超頻測驗,以考察它擁有怎樣的超頻潛力和超頻性能。 組建測驗平臺時,除了剛才為大家介紹的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之外,我們還為測驗平臺搭配了標準的DDR4 2666內(nèi)存、GeForce GTX 1080Ti顯卡,以完全消除顯示性能瓶頸。 處理器基準性能測驗 測驗點評:從測驗可以看到,Core i7-8700K的基準性能顯著強于Core i7-7700K,特別是在涉及到多線程運算的測驗中,6核心12線程旗艦可以輕松戰(zhàn)勝Core i7-7700K,優(yōu)勢非常顯著。如在SiSoftware Sandra處理器算術性能測驗中,Core i7-8700K領先Core i7-7700K達41%,在處理器-Z 1.80.2處理器多線程性能測驗中,Core i7-8700K的領先幅度也有36%。根據(jù)我們從測驗中的觀察來看,實際上Core i7-8700K在進行多線程運算時的睿頻工作頻率只有4.3GHz,低于Core i7-7700K的4.5GHz,但多出的四個線程讓Core i7-8700K的多線程運算性能可以輕松壓倒Core i7-7700K。 而在單線程運算上,由于Core i7-8700K的最高睿頻頻率可以在4.4GHz~4.7GHz之間變動,在不少時候頻率比Core i7-7700K進行單線程任務運用的恒定4.5GHz高,因此在Super Pi運算、Performance Test 處理器單線程測驗、處理器-Z 1.80.2處理器單線程測驗時,Core i7-8700K的單線程性能也略好于Core i7-7700K。 內(nèi)存與緩存性能測驗 ▲Core i7-7700K內(nèi)存與緩存性能。 ▲Core i7-8700K內(nèi)存與緩存性能,由于核心數(shù)增多,其L1、L2緩存總帶寬顯著高于Core i7-7700K。 測驗點評:首先在內(nèi)存性能上,由于運用相同的DDR4 2666內(nèi)存,延遲也完全一致均設置[email?protected]/* */,因此兩者的內(nèi)存讀寫、復制帶寬,以及內(nèi)存延遲測驗成績都非常接近,可以看作兩者的內(nèi)存性能幾乎相同。而在緩存性能上,Core i7-8700K的各級緩存帶寬都有所提升。其中由于每顆處理器核心都獨立配置了L1、L2兩級緩存,因此核心數(shù)的增加,使得Core i7-8700K的L1、L2兩級緩存總帶寬要大幅超越Core i7-7700K。同時供各核心共享的L3三級緩存的讀取帶寬也比Core i7-7700K提升了近100GB/s。所以更快、更高效的處理器緩存,也使得在核心數(shù)增加后,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仍具備很高的運算效率。 軟件使用性能測驗 測驗點評:同樣在實際使用時,就像處理器性能測驗一樣,Core i7-8700K在眾多加入了多線程運算的使用中的執(zhí)行速度都要顯著快于Core i7-7700K。如在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測驗中,Core i7-8700K的渲染性能比Core i7-7700K強了足足41%。在越來越多的4K視頻轉(zhuǎn)1080p H.265視頻使用中,Core i7-8700K的4K視頻轉(zhuǎn)碼時間也比Core i7-7700K少用了36%。 同時,不論是在EXCEL金融運算,還是WINRAR壓縮使用中,由于現(xiàn)在很多使用軟件都對多線程處理器進行了優(yōu)化,因此Core i7-8700K的表現(xiàn)相對Core i7-7700K的確都有很大的優(yōu)勢。當然,在一些單線程使用,如典型的PhotoShop圖片處理中,由于處理器內(nèi)核架構并沒有顯著改進,因此Core i7-8700K僅憑借頻率優(yōu)勢,取得了小幅領先。 游戲使用性能測驗 測驗點評:憑借極高的工作頻率與單核心性能,Core i7-7700K在近一年來被稱為“最強游戲處理器”是毫無問題的―不管英特爾自家的多核心Core i9至尊版處理器,還是競爭對手的銳龍?zhí)幚砥?,都無法在游戲性能上擊敗它。而現(xiàn)在隨著Core i7-8700K的問世,Core i7-7700K終于感受到了威脅。首先Core i7-8700K的核心數(shù)、運算線程數(shù)更多,因此在《奇點灰燼》、《殺手6》這些為多線程優(yōu)化較好的游戲中,Core i7-8700K擁有更高的運行幀速,領先優(yōu)勢達到6~11fps。其次Core i7-8700K在游戲中也具備4.3GHz~4.7GHz的睿頻工作頻率,在一些游戲中有更高的工作頻率,因此在那些對處理器頻率敏感的游戲中,Core i7-8700K也有一定優(yōu)勢,如在《蝙蝠俠:阿甘起源》的領先幀速也達到10fps。 當然,Core i7-8700K在游戲中還是無法完全戰(zhàn)勝Core i7-7700K。我們注意到,Core i7-8700K的睿頻機制不如Core i7-7700K積極。Core i7-7700K在游戲中往往是以全程4.5GHz的狀態(tài)工作。Core i7-8700K則不一樣,有時在一些使用里,頻率會只工作在4.3GHz、4.4GHz,只在很短的時間內(nèi)上升到4.5GHz或更高,這也導致它在一些游戲中的運行速度還是要低于Core i7-7700K,如《神偷4》、《殺出重圍:人類分裂》。當然其落后幅度很小,只有1.8fps~2.5fps。 功耗與發(fā)熱量測驗 測驗點評:在對處理器的功耗與溫度考察中,我們通過AIDA64 EXTREME中的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性測驗進行,同時啟動處理器、FPU、CACHE三部分的壓力測驗,并運行半小時。而從測驗結果來看,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采用的14nm++工藝的確發(fā)揮了應有的功效―盡管增加了兩顆核心,但Core i7-8700K滿載運行半小時后的溫度卻比Core i7-7700K還低了5℃,只有66℃。 功耗方面,核心數(shù)的增加肯定會帶來功耗的提升,但好在增加的幅度并不大,Core i7-8700K較Core i7-7700K僅提升了23W。同時在待機狀態(tài)下,Core i7-8700K還擁有大幅降壓的“超能力”,可以將電壓由滿載的1.128V降低到0.24V、0.48V左右,因此AIDA64 EXTREME顯示它的待機溫度很低,只有25℃。 ROG STRIX Z370-E GAMING助力,風冷5.0GHz很簡單 對于一款K版即倍頻解鎖版處理器來說,僅僅工作在默認頻率下絕對是一種“犯罪”。而從我們的體驗來看,盡管處理器核心數(shù)增加了,但只要借助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這樣的超頻利器,Core i7-8700K也有與Core i7-7700K相當?shù)某l能力。 首先,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在BIOS中提供了名為“LOAD 處理器 5G OC PROFILE”的5G超頻功能,只要開啟該功能,即可將Core i7-8700K一鍵超頻到5.0GHz,用戶不需要再進行任何其他設置,主板會自動將處理器的電壓上調(diào)到1.408V左右。而在該設置下,只需要運用高性能的風冷散熱器,我們就可以在5.0GHz頻率下完成各種處理器、游戲測驗。 ▲在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BIOS中載入“LOAD 處理器 5G OC PROFILE”即可一鍵將Core i7-8700K超頻到5.0GHz,其性能獲得大幅提升。 從測驗結果可以看到,在5.0GHz頻率下,處理器的各項性能又有了大幅提升,其中非常杰出的是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達到1630cb,已經(jīng)超越了不少8核心處理器的渲染性能。而Performanc Test 處理器單線程性能更突破3000分大關,這一單線程性能在當前可以說是沒有其他對手的處理器能夠匹敵。更為重要的是,超頻后處理器的各項游戲性能又有了大幅提升―特別是在《蝙蝠俠:阿甘起源》、《英雄聯(lián)盟》、《塵埃拉力賽》這些對處理器性能非常敏感的游戲中,超頻后,游戲幀速提升達到23~57fps,效果非常顯著。 當然需要提及的是,如果超頻后想在高負載情況下也非常穩(wěn)定地工作,不出現(xiàn)降頻,那么用戶還是需要將超頻頻率下調(diào)一些。經(jīng)我們多次反復測驗―在風冷環(huán)境下,Core i7-8700K可以6核心全開、穩(wěn)定通過半小時AIDA64 EXTREME 處理器、FPU、CACHE三部分烤機測驗(注:同時開啟)的最高頻率就是4.7GHz。在這一頻率下,雖然性能較5.0GHz頻率有所下降,但性能特別是處理器的游戲性能較默認頻率下的表現(xiàn)還是有很大的提升,所以對游戲玩家來說,一定要通過超頻,來完全釋放Core i7-8700K的潛力。 ▲當Core i7-8700K超頻到4.7GHz,滿負載工作半小時后,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處理器供電部分的溫度也不高,供電區(qū)域的最高溫度只有63.8℃,平均溫度54℃,可以有力支持處理器大幅超頻。 同時在全速4.7GHz下穩(wěn)定工作的話,處理器電壓只需要上調(diào)到1.184V左右即可。不過要想以更高的頻率通過烤機測驗就比較困難了,測驗顯示在4.8GHz下,核心電壓即便上調(diào)到1.25V也難以通過烤機測驗,如果繼續(xù)提升電壓則會帶來很大的發(fā)熱量,溫度可以輕松突破90℃,出現(xiàn)降頻。所以如想獲得更高的穩(wěn)定工作頻率,我們建議用戶可以嘗試采用高性能水冷散熱器。 ▲在1.184V處理器電壓下,Core i7-8700K可以6核心全開、4.7GHz的頻率,通過時間為半小時,AIDA64 處理器、FPU、CACHE三部分同時進行的烤機測驗,沒有出現(xiàn)任何錯誤。 輕松達成DDR4 3600×4,處理器內(nèi)存超頻能力簡測 鑒于我們在默認環(huán)境測驗中,只運用了標準的DDR4 2666內(nèi)存,因此最后我們還采用芝奇G.SKILL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專門打造的TRIDENT Z RGB幻光戟F4-3600C16Q-32GTZR 32GB套裝,測驗了Core i7-8700K與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的內(nèi)存超頻能力。 ▲芝奇G.SKILL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專門打造的TRIDENT Z RGB幻光戟F4-3600C16Q-32GTZR 32GB套裝。 該內(nèi)存由四根DDR4 3600 8GB內(nèi)存組成,內(nèi)存在DDR4 3600下的延遲[email?protected]/* */。同時就像其他芝奇幻光戟產(chǎn)品一樣,它在散熱片頂部內(nèi)置了數(shù)顆RGB LED與白色的導光條,并支持華碩的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,可以與華碩主板、顯卡以相同的模式、顏色發(fā)光。 ▲在DDR4 3600×4配合下,Core i7-8700K的內(nèi)存性能又有了大幅提升。 而在性能測驗上的結果同樣令人滿意,只要在ROG STRIX Z370-E GAMING主板上打開XMP功能,載入內(nèi)存的頻率設置檔案,我們就可以將四根內(nèi)存一鍵穩(wěn)定超頻到DDR4 3600,帶來內(nèi)存性能上的大幅提升。如內(nèi)存讀取帶寬從DDR4 2666的39643MB/s大幅提升到50634MB/s,內(nèi)存延遲也由56.5ns減少到46.2ns,效果非常顯著。因此只要采用合適的主板與內(nèi)存,用戶就可以大幅提升內(nèi)存性能。 差距終于拉開,策略將決定它的未來 毫無疑問,對于《微型計算機》測評室來說,這次新老處理器對比測驗是很久都沒進行過的一次測驗―新老兩代英特爾處理器在性能上竟然產(chǎn)生了如此大的差別。上一次給人留下同樣測驗印象的英特爾產(chǎn)品似乎還是在10多年前從奔騰4到酷睿的轉(zhuǎn)變,此后一路而來的“擠牙膏”讓處理器領域?qū)嵲谑浅翋灹撕芫谩=K于對手的攻勢、讓這個處理器市場在2017年迎來了新生。 從產(chǎn)品本身來看,Core i7-8700K作為新一代產(chǎn)品也是沒有問題的―多線程性能大幅提升,在當今各類對多線程運算支持較好的軟件、游戲中,可以給用戶的體驗帶來切實的改善;而14nm++工藝的采用,也使得它在核心數(shù)增加的情況下,仍可以保持較高的工作頻率,不像其他不少多核心處理器,頻率往往不得不控制在4.0GHz以內(nèi)。這也使得它在不少單線程使用中,也能趕超Core i7-7700K,即使有落后,幅度也非常小,用戶完全難以察覺。 ▲Core i7-8700K成為繼Core i7-7700K之后的英特爾最強游戲處理器。 但Core i7-8700K最終能否成為一款成功的產(chǎn)品還不好說,一就是價格問題。有消息說由于它的最終市場價格可能會漲價達到3000元以上,畢竟現(xiàn)在英特爾披露的Core i7-8700K千顆批發(fā)價都達到了359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2400元)。一旦價格突破3000,那么Core i7-8700K就缺乏性價比了。畢竟在這一價位上,我們還有Core i7-7800X、銳龍7 1800X這些性能強勁的產(chǎn)品可以選擇;另一方面,據(jù)說為了給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去庫存(包括200系主板),英特爾是否會放開銷售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值得懷疑。 當然不管怎樣,我們都希望處理器廠商能努力擴大隔代產(chǎn)品間的性能差距,并將這個勢頭保持下去,通過提升性能來促進銷售,讓消費者真正愿意為此買單,而無需再想方設法地為那些缺乏競爭力、價格高昂的老產(chǎn)品去庫存了,實現(xiàn)真正的雙贏。
該文章被收錄于:
無待機電壓 ? https://www.chinafix.com/zt/14806-1.html
主板能上多大的硬盤 ? https://www.chinafix.com/zt/572-1.html
Q:這篇文檔主要講了什么?
A:英特爾面對競爭對手的攻勢,在年初發(fā)布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后,于 10 月 5 日又推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,一年內(nèi)發(fā)布兩代處理器。
Q:英特爾為什么推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?
A:面對競爭對手咄咄逼人的攻勢和不斷上升的市場份額。
Q:英特爾第七代酷睿處理器是什么時候發(fā)布的?
A:今年初。
Q: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什么時候推出的?
A:10 月 5 日。
Q:英特爾以前是多久發(fā)布一代處理器?
A:通常不是一年內(nèi)發(fā)布兩代處理器,時間間隔不確定但一般比現(xiàn)在長。
Q:文檔中提到的競爭對手有哪些?
A:文檔未明確提及具體競爭對手。
Q:英特爾推出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是主動行為還是被動行為?
A:被動行為,面對競爭壓力推出。
Q:一年內(nèi)發(fā)布兩代處理器對英特爾有什么影響?
A:文檔未明確提及具體影響。
Q: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推出會改變市場格局嗎?
A:文檔未明確提及。
Q:英特爾以后還會保持這樣的發(fā)布節(jié)奏嗎?
A:文檔未明確提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