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是如何去避免自己產(chǎn)品售價走向低廉的?
所有的人都想從客戶身上賺更多的錢,而蘋果顯然有自己的訣竅~ 無論你買什么,或者你想買的任何一個經(jīng)銷商的產(chǎn)品,他們都想要從你那里得到最多的錢。 多年以來,蘋果一直都一家創(chuàng)新的技術公司,他們長期以來已經(jīng)改變了很多市場發(fā)展的軌跡,Apple II、 Mac、 iPod、 iPhone、 iPad 、Apple Watch 等等,雖然蘋果的這些產(chǎn)品售價都比絕大部分競爭對手要高,不過,蘋果依然還是成為了這些市場里獲得利潤最多的公司,也就是說,它打敗了很多希望通過價格戰(zhàn)戰(zhàn)勝自己的對手。那么蘋果是如何打敗這些對手的呢? 讓我們回想一下,Mac 電腦大約只有 10% 的市場份額,但是它占了 PC 行業(yè) 50% 以上的利潤。而 iPhone 的市場份額遠遠低于 20% ,不過,超過 90% 的行業(yè)利潤匯聚在 iPhone 這里。同樣的,蘋果其他的產(chǎn)品,一直以來在市場份額上從來都不占優(yōu),不過它們總是能保留大部分的利潤。 蘋果是如何避免自己產(chǎn)品售價走向比拼價格的道路的呢? Apple II 不是第一部電腦,但是它提供了最實惠的價格。 Mac 也不是第一個點擊式圖形用戶界面 PC ,但是它的價格定位非常正確,并且為未來的計算機架構了舞臺。同樣,iPod 不是第一部便攜式媒體播放器,但是它同樣通過最合適的價格,征服了整個市場。 iPhone 之前的智能手機也有觸摸屏,不過蘋果讓 iPhone 創(chuàng)造了更多,而且 iPhone 每次都能創(chuàng)造潮流,用現(xiàn)在的話來說,就是帶著自成體系的光環(huán),蘋果在這些減少復雜性和增強可用性的設備身上,獲得了更多費用。 其實蘋果的設備一直以來都走更安全,使用更方便,配置了更多易用性,更保值的道路,況且蘋果已經(jīng)打造了一個更好的,可以讓設備之間可以協(xié)同工作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同時蘋果也配備了更好的服務。競爭對手想要成功復制蘋果的經(jīng)驗,非常的困難,而用戶們自然也樂意為更好的整體體驗支付更多的金錢。蘋果讓自己的設備能更好的一起工作,這是它的優(yōu)勢。 競爭對手可以復制蘋果的硬件設計,可以復制蘋果產(chǎn)品的功能,但是,他們無法復制蘋果一攬子的計劃。 當蘋果的設備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之后,我們也看到,它們真的為蘋果帶來了最大的利潤化,這遠遠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的組合?;蛟S有些用戶會去購買便宜的產(chǎn)品,但是,競爭對手無法復制蘋果那種將廉價和盈利分開的“成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