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最重要的那份互聯網報告,也在說這個產業(yè)最好的日子結束了
每年,作為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 ,KPCB 都會對外發(fā)布一份上百頁的《互聯網趨勢》報告。這系列由 KPCB 合伙人 Mary Meeker 主導的報告,每年會用數百項數字和圖表解釋互聯網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。今年就有一個關于中國的章節(jié)由高瓴資本參與。
Mary Meeker是做股票經紀人和科技分析師出身,1995 年曾在摩根斯坦利公開發(fā)布了第一份長篇報告后,因為數據詳實和角度全面,她本人和她的報告受到科技公司和投資機構的追捧,被當做指導業(yè)界趨勢的“圣經”。
一次,需要進行說明的是,雖然這份報告包含了超大量數據,但當中提及的部分公司與報告制作方也有利益聯系。比如今年報告里拿來舉例并看好的 Uber 和攜程網,實際上分別是 KPCB 和高瓴資本參與投資的公司。
2001 年,Meeker 也曾被認為“傳遞錯誤信息,誤導投資者購買股票”而遭到起訴。所以我們只摘取了《互聯網趨勢》中你可能感興趣的幾個要點,并嘗試找到它和大公司最近動態(tài)的關系。
一個基調是,過去的一年時間里,除了個別新興市場,整個互聯網世界的增長正在放慢腳步,最為明顯的要數智能手機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從市值數百數千億的科技巨頭,到剛剛起步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都在尋找下一個突破口。
互聯網世界的腳步正越來越慢
放緩和下滑是今年《互聯網趨勢》貫穿始終的事實。
現在全世界有 30 億的人使用著互聯網,這個數字還在爬升,但增長率卻是一路下滑的。
中國市場也同樣如此。
與之對應的是,整個世界的智能手機用戶和出貨量也不再快速增長。大多數成年人已經用上了智能手機和互聯網,還沒用上的許多在赤貧和戰(zhàn)亂地區(qū)。
從操作系統(tǒng)的角度來看,iOS 和 Android 的出貨量此消彼長,他們的平均價格也在下滑。這都說明一個問題,智能手機不掙錢了。
這不是個新鮮的結論,IDC 和 Gartner 等機構的統(tǒng)計數據表明,智能手機在今年初的增幅已經降低到1% 以下的歷史冰點。這已經是個總量飽和的生意了。就連銷量從未萎縮過的 iPhone 也面臨著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窘境,這甚至影響了與之相關的上下游公司跟著倒霉。
手機廠商們都在試圖轉型,蘋果寄希望于 iPhone 7、更便宜的 iPhone SE 以及靠軟件服務驅動消費。Android 廠商想賣出更多的高價手機,提升利潤,或者像小米那樣強調手機之外的產品。
下滑背后的原因在于,產業(yè)成熟的市場中,科技公司已經沒辦法獲取更多的新用戶。這也和整個世界的宏觀經濟走向密切相關。2015 年全球 GDP(國內生產總值)的增速已經跌到 3%,低于過去 35 年的平均值。
? 中國的資本總量也面臨 20 多年來第一次下滑。
甚至全世界的人口增速也不如以前那么快了。
總而言之,按照報告的總結,過去 20 年來世界經濟的 5 大增長引擎都在最近停止了高速運轉。
所以身處頹勢的公司們都在做什么?
到印度去
印度是報告中唯一還在快速增長的市場。2015 年,印度的互聯網用戶在 2015 年增加了 40%,這直接拉高了全球增長率 2%?,F在印度超過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互聯網市場,僅次于中國。
雖然這是人口帶來的福利,但至少相對來說印度的互聯網滲透率還有待開發(fā)。事實上,在發(fā)達國家遇到瓶頸的科技公司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有了動作。比如做手機的公司們。印度賣得最好的手機是三星、Micromax 和 Intex,他們的統(tǒng)一特征是非常廉價。蘋果為此推出差異化銷售方式,比如提供 iPhone SE 的租賃。庫克也極力接近當地政府,上個月在中國之行結束后訪問了印度。
Google 也一直沒有放棄為印度市場開發(fā)的Android One手機,同時已經派駐了 24 個團隊進入印度,展開孵化器的工作,還為火車站裝了免費 Wi-Fi。
更多的中國手機廠商、Facebook、Uber 也都在這里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。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印度對一切保持開放,出于對本地企業(yè)的保護,印度政府對蘋果設定準入門檻。Uber 的摩托車服務也被叫停,Facebook 的免費網絡計劃也處在爭議中……
這么來看,印度不是下一個中國市場,科技公司要面對的問題復雜得多。
搭上人工智能
智能手機沒辦法獲得用戶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技術的創(chuàng)新幾乎到頭。想想市面上統(tǒng)一樣子的方塊手機,還有哪個能讓你眼前一亮?
《互聯網報告》認為,語音技術或許是個突破口。這項技術已經成熟,計算機對語音識別的正確率從 2010 年的 70%,提高到了 2016 年的 90%。
也有更多的人知道并愿意使用手機上的語音助手。至少對美國的用戶來說,使用率已經在 2 年內提高了一倍。
把語音技術用得熟練又有銷量的公司是亞馬遜。2014 年他們推出了 199 美元的無線音箱 Echo,把語音助手 Alex 放了進去。這臺設備就像是一個管家,可以接管家里所有的智能設備,你只需要用語言發(fā)出指令。
在過去 1 年多來,依靠亞馬遜的前期投入,包括設立基金支持硬件制造商,開放語音 Alexa,亞馬遜將 Echo 接入了越來越多的服務、硬件產品,沒有透露銷量數據的 Echo 逐漸變成了超過了 130 種服務的入口,叫車、叫外賣,還能給用戶提供語音探索游戲。
亞馬遜 Echo
根據報告的說法,亞馬遜到現在一共賣了 400 萬臺 Echo 音響,銷量還會繼續(xù)增長。
Google 也放棄了投入了大量資源的 Nest 平臺,通過 Chromecast 團隊做了 Google Home 音響。相比亞馬遜,Google 在人工智能上有更多的積累,搜索業(yè)務為他們帶來了別人沒法比的龐大數據量。
Google Home
所以Google Home能像和人交談一樣對話聊天,無論實時交通還是天文地理,展現出一種又一種 Echo 和 Siri 做不到的能力。同樣的,有消息稱蘋果也在設計一款由 Siri 控制的智能音響,可以播放音樂、播報新聞,還可以操控智能家電產品。
用圖片和視頻社交,抓住年輕人
“千禧一代”(1984-1995 年出生的人群)是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群人,線上社交已經成為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。這可以從報告統(tǒng)計的社交網絡普及率上看得到,Facebook 在美國有著接近 100% 的普及率。
這其中,視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。以 Snapchat 和 Facebook 為例,二者平臺上用戶分享視頻的點擊量還在快速增長中。
報告表示,這得益于智能手機的普及,生產視頻的門檻已經很低。而年輕人分享視頻的方式,也從短視頻逐漸過渡到了視頻直播。直播這事不僅在中國火了,它也是Facebook 大力推動的新業(yè)務,目的是為了彌補自己社交屬性的下滑。
在 2015 年中期,Facebook 上的“原創(chuàng)分享內容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1%,內部員工稱之為“語境崩潰”。這對于社交網絡來說無疑是危險的情況。Facebook Live 在去年 8 月推出,最初只有認證用戶才可以進行直播,到今年一月底這項功能才向普通用戶開放?,F在 Facebook Live 則剛剛向所有 iOS 和安卓設備的用戶開放直播功能。
Facebook 在視頻直播這件事情上,的確是下了大工夫。據稱, Live 在 Facebook 內部已經是優(yōu)先級最高的項目之一。同樣的,Google也并沒有放棄沒有做起來的社交工具,在今年的 I/O 大會上發(fā)布了兩款新的應用,和他們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――人工智能結合。
科技公司希望能它能和商業(yè)結合得更加緊密,這已經有些正面例子。在中國,有 6 億多用戶的微信上產生的購物活動,已經有超過 30% 的比重,一年間增長了一倍。
還有圖片社交平臺 Pinterest,有 55% 的人在上面尋找想買的商品。
廣告要移動化,也要更舒適
在線廣告依然是互聯網公司的主要驅動力,這部分的增長也還算樂觀,尤其是在移動廣告上。
巨頭依然是巨頭,Google 和 Facebook 兩家公司加起來,占到了美國互聯網在線廣告增幅的 76%。
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,騰訊、阿里巴巴和百度,占據了中國互聯網用戶 71% 的在線時長。
對這些公司來說,掌握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的同時,移動廣告還有非常大的發(fā)揮空間,至少在美國市場是這樣的。用戶在移動設備上花費的時間在 2015 年增長了 25%,但廣告費用的增長只有 12%,這個代表著增長潛力的落差在電視、印刷和 PC 互聯網都不存在。
盡管如此,在線廣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。比如大多數的網絡視頻廣告是無效的,有 81% 的用戶會對視頻靜音,62% 的用戶對強制播放的廣告感到惱火,93% 的人考慮使用廣告攔截應用。
廣告攔截插件已經成為一門生意,它的用戶在 3 年里從 4000 萬增長到 2 億。德國一家名叫 Eyeo 的公司,依靠收費攔截,讓 Google、亞馬遜和微軟最終與之妥協,成為它的用戶,為廣告付一筆保護費。
Q:文檔類型是什么?
A:資訊
Q:《互聯網趨勢》報告的主導者是誰?
A: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 KPCB
Q:報告有多少頁?
A:上百頁
Q:廣告攔截插件用戶在幾年里從 4000 萬增長到 2 億?
A:3 年
Q:KPCB位于哪個國家?
A:美國
Q:報告主要涉及哪些方面?
A:互聯網趨勢,包括廣告攔截插件等方面的發(fā)展情況
Q:廣告攔截插件增長速度快嗎?
A:快,3 年里從 4000 萬增長到 2 億
Q:《互聯網趨勢》報告每年都會發(fā)布嗎?
A:每年都會發(fā)布
Q:報告中還可能涉及哪些內容?
A:不確定,可能涉及互聯網各個領域的發(fā)展趨勢
Q:廣告攔截插件成為生意的原因是什么?
A:文檔中未提及具體原因,但可能是因為有大量用戶需求。